
中方融媒6月1日讯 当前,早稻插秧已接近尾声,但在袁家镇坳头村,一些村民因行动不便或家里人手不足等原因,导致稻田还没有插上秧苗。为保证村民不误农时,袁家镇坳头村组织20名党员志愿者,分赴田间地头,帮助村民抢插秧苗,解决群众实际困难。
5月31日上午,在袁家镇坳头村村民陈松柏的农田里,10余名党员志愿者挽起裤脚、撸起袖子,扯秧、运秧、分苗、插秧……志愿者们干劲十足,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。
“真是太好了,如果没有志愿者帮忙,今年我家的五亩秧田还不知道该怎么办,这下我可安心了。”今年50岁的陈松柏由于妻子身患尿毒症,需长期在身旁照料,而儿子又在外务工,女儿才读小学五年级,农耕劳动力缺乏,插这四亩地的秧苗最少也得两周时间。眼下早稻插秧已接近尾声,陈松柏怕自己手脚不利索,耽误了农时。几日前,陈松柏前往村委会反映了这一情况,没想到才过了几天,党员志愿者就来帮他插秧了。
经过一个上午的连续奋战,陈松柏家的5亩农田全部换上绿色“新装”。看着田里整齐排开的秧苗,陈松柏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,一个劲儿地对志愿者们表示感谢。
“春耕生产农事忙,我们党员干部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,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我们要到田间地头去为群众办实事,开展水利疏浚,抛秧插秧,农资技术下乡等活动,帮助缺劳力农户、脱贫户解决生产存在的困难、问题,助力农户增产增收。”袁家镇坳头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陈颜昌说。
据了解,袁家镇党委政府通过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“五个到户”行动了解掌握到群众在农耕生产方面的所需所盼,主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以党建引领为抓手,将主题党日活动搬到田间地头,组织党员干部、农技人员深入各村开展助农志愿服务活动共112批次,帮助群众农忙插秧,同时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,积极引导他们采取自耕、代管、托管的方式进行复垦复种。凝聚“红色力量”,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与抛荒治理工作。
责编:周喜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
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
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